寧夏回族自治區“六權”改革啟動以來,中寧縣緊緊圍繞“打造改革開放熱土”戰略目標,以山林權、土地權改革試點為突破口,抓重點、攻難點、培亮點,堅決打贏改革攻堅戰,全縣頒發林權類不動產證66本39790畝,盤活閑置低效土地1368畝,實現山林權抵押貸款5850萬元。
確權賦能 植綠增綠 山林權改革廣植“搖錢樹”
中寧縣大力實施“植綠增綠、養綠護綠、用綠富綠”三大工程,積極推動枸杞類林權不動產確權頒證,搭建政企銀交流平臺,促進枸杞上山、企業造林,實現企業得效益、政府得生態。
璽贊莊園是枸杞明星企業,誕生于中寧的鹽堿地荒沙灘上,為荒山變綠洲做出了巨大貢獻。近年來,中寧縣借山林權改革東風,以資源要素市場化改革破難題,通過“三權分置”、集體土地所有權變更調查,指導璽贊莊園規范集體土地流轉手續,簽訂國有土地承包經營合同。同時,中寧縣為璽贊莊園枸杞類不動產開“綠燈”,辦理枸杞類不動產證3本1224.5畝,枸杞類不動產證成了資源和資金的中介,璽贊莊園通過山林權確權賦能實現抵押貸款2200萬元?!傲侄?、人定心、樹定根”,荒山披綠,林地生金的局面逐步形成,山林權改革成效熠熠生輝。
提質增效 盤活增值 土地權改革開辟“桃花源”
作為國家級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,中寧縣通過協商轉讓、拍賣出讓等方式促進土地交易,讓荒宅變貨倉,棄地變商行,古村換新顏。目前已完成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10宗139.7畝,實現收益2200萬元,有效構建起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。
黃羊古落旅游項目作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“試水者”,通過國有建設用地掛牌出讓、閑置農用地審批轉用、旅游項目點狀供地等方式,有效解決了不同產業、不同項目用地問題。通過土地權改革,黃羊古落打造集智慧民宿、非遺傳承、生態果園、風力發電等為一體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區,成為一個多功能、高集成、共融合的鄉村休閑旅游地和文明傳承的世外桃源。村民入股分紅、村集體出讓受益、企業發展提速的利益共促局面讓文化古跡得到了保護,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,文旅產業蓬勃發展,為鄉村全面振興探索出一條改革新路。
多權融合 提檔升級 高質量發展催生“涌金泉”
中寧縣立足枸杞、旅游、生態、文化等多資源要素優勢,以“大膽闖”的魄力和“先行試”的勇氣打造集山林權、土地權、排污權等為一體的改革示范基地,形成了豐安屯、璽贊莊園、黃羊古落、南山森林公園等一批特色鮮明、經驗典型的多權融合改革試點。
豐安屯旅游度假區依托黃河金岸資源,以土地權改革為基礎,探索“集體土地流轉+建設用地報批轉用+旅游項目點狀供地”用地模式,采取入股分紅、錯位發展等方式流轉土地1778畝,撬動投資1.8億元,引導企業發展生態康養、旅游觀光、休閑娛樂、美食品鑒、商業演藝等經營性服務項目。以山林權改革為指引,大力發展林下經濟,傾力推動“以林養林”,實現“種植、加工、旅游”三產融合發展,發展林下種植687畝,利用森林景觀980畝,有效拓寬了森林資源生態價值實現路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