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網銀川11月13日電(記者 鄒欣媛)主題教育開展以來,寧夏隆德縣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理念,秉承“四下基層”傳統,緊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,以“辦實事、解民憂、暖民心”實踐活動為載體,以“六盤筑夢·服務群眾面對面”等活動為抓手,創新建立“問題征集+領導包抓+專班推進+提級督辦+清單管理”的為民辦實事機制,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“柴米油鹽”的煩惱、“衣食住行”的需求、“生老醫病”的愁盼、“酸甜苦辣”的傾訴,著力推動主題教育在“重實踐、建新功”上見行見效,在“解難題、促發展”上走深走實,切實讓群眾在主題教育中感到新變化、得到新實惠。
“上門入戶”訪民意。隆德縣堅持把了解群眾需求作為服務群眾的第一步,創新建立“1+4+2”走訪機制,結合黨員“掛聯諾”以及“進企業、送服務、解難題”活動,不斷拓展走訪對象、升級走訪形式、豐富走訪內容。9月份以來,全縣黨員干部走訪群眾1.5萬戶、企業49家,幫助解決冷涼蔬菜銷售慢、下水管道破損維修難、水毀道路塌陷多等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問題;同時組織黨校講師、行業專家、第一書記、幫扶責任人等力量,入戶開展理論宣講、技術指導、政策咨詢、志愿服務等活動。
“民呼我為”暖民心。隆德縣聚焦就業、教育、醫療、托育、養老等民生領域發展現狀,結合主題教育建言獻策活動、黨員干部一線調研發現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社情民意反饋等載體,整合領導信箱、服務熱線、村民微信群等渠道,通過線上線下結合、政府群眾互動,收集梳理出農村居民冬季取暖、中小學生入學分班、老舊小區基礎改造等熱點問題,確定全縣民生實事項目29件,目前已辦結7件,預計12月中旬全部完成;鄉鎮、部門建立“為民辦實事”項目清單,銷號解決農田灌溉設施簡陋、失能殘疾人換證不便等困難問題。
“接訴即辦”紓民困。隆德縣依托“12345”政務服務熱線等平臺,完善接單、派單、辦單、反饋、回訪、辦結六大環節,建立快速響應、高效辦理、及時反饋的為民服務機制;深入推進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和“1286”訴前調解機制,將“接訴即辦”轉向“未訴先辦”;完善以“三個結合”為抓手的領導聯系包抓重點信訪事項工作制度,全縣共辦理群眾信訪事項109件,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、按期答復率、參評率均為100%,最大限度打通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“協同聯動”解民憂。隆德縣圍繞居民收入、文明素養、城鄉面貌、生態優先等十個方面,聚焦群眾反映看病就醫突出問題等八個專項整治,各單位協同聯動,高標準推進居民收入提升等“十大提升行動”,高質量實施“兩癌”篩查、“一老一小”幸福養育、“雙減”等一系列惠民便民政策舉措;依托“互聯網+”建立“一鍵呼叫、接診即到”醫療延伸服務機制,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1%等。(完)